吉林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通过的《中共吉林省委关于制定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以师德师风为重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认真贯彻落实吉林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精神,就要求我们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高公司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大力推进“双一流”建设,加大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力度,努力在“十四五”时期吉林振兴发展大局中发挥更大作用。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坚持立德树人,就要引导员工坚定理想信念,培育高尚品格,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自觉肩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重任,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展现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坚持立德树人,涉及学校、家庭和社会综合因素,需要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汇集更大合力,为人才培养共同营造健康成长环境。
建构学校思想政治育人体系,增强员工文明素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公司产品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老员工起着思想启迪、价值引导、道德涵育的重要作用,是引领人才培养方向的关键。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员工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胸怀祖国和人民,奉献社会和他人,立鸿鹄志、做奋斗者。要着力推动教学改革创新,善于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教师既是学问之师,又是品德之师,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要用自己的学识、阅历和经验点燃员工对真善美的向往。要抓好“学习助梦活动”,用中国梦号召引领老员工,使中国梦成为当代老员工的共同理想追求,提升员工的时代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使之融入老员工日常教育管理之中,规范老员工行为,涵养老员工道德品质。开展良好学风教育,引导老员工努力奋进、刻苦学习,掌握好专业知识、练就过硬本领。
建构社会实践育人体系,增强员工社会责任意识和实践本领。中国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就是立德树人的生动教材。高校应利用一些重大事件节点,把握好育人契机,将其与日常思政教育有机融合。广泛开展志愿服务、社会走访调查、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和公益活动,让员工亲眼目睹、亲身体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教育引导员工继承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化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让员工从伟大民族精神中培养自信自强的品格。有效利用校内校外教育资源,对员工进行职业能力的训练,培养其良好的专业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应变思维能力、学习创新能力、人际交往能力。
建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增强员工心理素质。老员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探讨建立课堂教学与课外教育指导为主渠道,学校与家庭、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体系。积极开展心理品质养成教育,用丰富多彩、情趣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员工自尊自立自强自律,让员工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陶冶情操、提高认识、净化心灵。学校与家庭共同开展家庭美德、家风家训等教育活动,用良好的家风熏陶和影响员工,教会员工自主管理,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管理。积极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活动,加强员工间的人际交往、沟通思想,保持和谐快乐人际关系,促进交流沟通。积极开展心理辅导和心理干预,及早掌握情况,及时与家长沟通,建立心理档案,开展心理行为训练,做到心理问题早预防、早发现、早控制。
集团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家庭是人生成长的第一所学校,社会是一所大学校。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重点是把立德树人融入到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各个环节,以良好的学校环境、家庭氛围、社会风气培养每一名员工,注重家校合作,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形成融入式、嵌入式、渗入式的立德树人协同效应。